是体育交流,更是文化交流!是体育交流 更是文化交流 7月29日,成都大运会首金落定中国,来自成都体育学院的曹茂园在武术套路男子南拳比赛中发挥出色,勇夺桂冠。比赛现场,掌声欢呼声响彻城北体育馆。 大运会赛场遵照运动赛事惯例,会升起金银铜牌运动员所在国家(地区)旗帜,但升旗时却不会奏响金牌获得者所在国家的国歌,而是统一使用大体联会歌。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淡化各国大学生之间的竞争色彩,更加凸显大运会是个“友谊第一、比赛第二”、为世界各国年轻人交流互动搭建的大舞台。 武术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。在大运会的武术赛场上,却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比赛选手。女子长拳的金牌获得者来自印度尼西亚,男子南拳的铜牌由伊朗选手斩获。武术项目参赛选手遍布世界五大洲。西班牙、美国、澳大利亚、巴西、阿尔及利亚等国大学生都参加了武术项目角逐。这些外国选手打拳耍刀舞剑毫不违和,仿佛武术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。由此可见,中国传统文化已逐步走向世界,深入更多青年人心中。 男子长拳赛后,乌克兰选手接受采访时,讲述了自己爱上武术的原因——成龙的电影。为了提升技艺,他经常和中国的教练、队员切磋交流。选手们对武术的喜爱,还体现在他们的比赛服以及比赛配乐上。男子太极剑项目上,选手们的武术服装均选择了唐装制式,或黑色素雅,或刺绣祥云、凤凰等图案,极具中国特色。当外国选手舞剑破风之时,现场播放的背景音乐也是国风十足。《茉莉花》《龙的传人》《我爱你,中国》等国风歌曲,在城北体育馆不断回响。 在这场为期12天的体育盛事中,全球各地的青年运动员们云集成都,以竞技场为媒,以体育精神为纽带,加强了彼此的联系与友谊。这不仅提升了年轻人们的体育技能和竞技水平,更在深层次上,为他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、增进了解的平台。 而大运会举办的意义和目的,在于加强全球青年的沟通与交流,并给年轻人搭建起展示自我的舞台。比赛输赢并非所有,笑迎八方来客感受举办城市的文化,感受举办城市所在国家的文化,并与当地青年学子友好交流,在享受比赛中收获友谊,才是永恒的意义所在。 近年来,在国家体育总局对外体育交流中心的指导下,越来越多官方背景的体育文化交流团出国访学、交流。青少年们利用这样的体育文化交流机会,既增长了见闻又精进了技术水平,还能够收获友谊。在我国由体育大国大步向体育强国转变的进程中,体育外交的作用尤为重要,文化实力在国际交往中逐渐显露。 让我们期待未来更多这样精彩的体育盛事,让我们期待全球青年在体育与文化的双重交流中,创造出更多的精彩与可能。 |